路边的银杏一夜之间变得金*,这才突然发觉,秋天好像真的来了。
银杏树寓意着长寿多福,年被确定为成都市树。但在更早的时间里,它便已经是这座城市秋冬时节的唯一主角。
从市区里的文殊院、杜甫草堂、人民公园、大慈寺。
到周边区县的青城山、葛仙山、云顶山,成都人几乎在所有景观点都种植有银杏树。
甚至锦绣巷、锦里西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等,因为银杏树的种植成了秋冬热门“景观点”。
银杏大概是中国“市树”家族里待遇最好的一个,好像每个来到成都生活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染上“银杏瘾”。
本期内容,讲讲位列“天府十大古银杏”云顶山银杏,讲讲金堂的云顶山和慈云寺。
云顶山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整个云顶山景区由大小云顶山、沱江金堂小三峡、三学寺、炮台山等组成,成都人通常会用“云顶山”指代大云顶山。
大云顶山海拔米,山势挺拔,峭壁直耸云霄,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上有平地数十亩,状若城垣,故又称“石城山”(后面会讲到这种地势究竟有什么用),山上有“云顶晴岚”、“雾山云海”、“云顶日出”等秀色风景。
自古名山待圣人。
汉桓帝初年(公元年),安息帝国的一位王子来到了中国,给自己取名安清,字世高。这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位“大牛”,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安世高到洛阳后很快就掌握了汉语,居然就开始翻译佛经,前前后后共翻译了三十四部、四十卷佛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他把小乘佛教带进了中国。
翻译了一定数量的佛教经典之后,安世高当起“旅游博主”开始中国行,东到江西、浙江,南到广州,往西则来到了成都,在云顶山上清修创寺,那时候它还叫“石城山”。
再往后到了三国时期,刚称帝的刘备兴许是担心儿子贪恋成都花花世界,把刘禅送到云顶山学习佛法、音乐和文学,敕命修建“天宫寺”。安史之乱后,来到成都避难的唐玄宗改石城山为云顶山,改天宫寺为慈云寺(个人倒是觉得云顶山天宫寺更“仙”),而后苏东坡、*庭坚都造访过这里。
说了这么多,怎么不见银杏?
前文不是提到云顶山地形特殊,以前叫“石城山”吗?到南宋理宗年间,云顶山上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垒,这是距离成都最近的一处要塞,后来与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南充青居城、剑阁若竹城、蓬安运山城、苍溪大获城、通江得汉城合称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
慈云寺的两棵银杏树就是那时候种的。
行至大雄宝殿后,你便可以看到两棵拔地而起,胸径三圈的银杏。它们一株为雄,一株为雌,千年来彼此依偎,于是时常有夫妻前来祈福。
比这“夫妻俩”人气更高的是景区入口处的一棵银杏树,由于场地视野比较开阔没有任何遮挡物,从一些特定的角度,照片会非常出彩。如此的银杏打卡点,哪怕在成都也并不多见。
尽管可以直接自驾至山顶,但我仍然建议步行。因为爬过一次便可体会宋朝人为何会在这里建要塞。说它不好爬吧,全是阶梯,全程连石子路都没有一段,你说它好爬吧,又尽是陡峻的台阶,让人不敢相信它的海拔仅米。
除了银杏,经历了数次战火与动乱的慈云寺至今留下了4块较重要碑刻和一座七佛坊。后者建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年),是一处石质四柱三门三层门楼式建筑。双面浮雕、透雕、圆雕佛像、花卉、禽鸟、走兽、殿宇等各种纹饰图案,其中甚至有一整石镂空的鸟笼能够周转自如,更为奇特的是在群鸟出没的云顶山它却无鸟窝鸟粪。看过七佛坊,你大概要对川西地区其他的石碑坊提不起兴趣了。
碧云天,*叶地,又到了和金堂约会的时候。带着这这些故事往云顶山走,或许对终点有了更多期待。
推荐线路:
D1成都市区—龚家山观景台—云顶山—五凤溪古镇—毗河湾夜景—拾三戋私汤禅宿
D2拾三戋私汤禅宿—开照寺—法海寺—鲜花山谷—成都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