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成都有哪些古镇
TUhjnbcbe - 2022/8/17 20:16:00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3.html

成都有洛带古镇、*龙溪古镇、街子古镇、平乐古镇、三道堰古镇、西来古镇、悦来古镇、唐昌古镇、元通古镇、新场古镇等。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

成都境内拥有许多着百年以上历史的,和保存文物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有代表性的古镇有:

1、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总面积达余平方米。洛带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成都“东山五场”之一。

洛带古镇最早在三国时就成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唐贞观十七年(年),分成都县东置蜀县,洛带属蜀县。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年)分蜀县广都置东阳县,洛带隶属东阳县。北宋皇祜年间(年-年)的《圣母堂记》里,称“洛带”为镇。北宋熙宁七年(年)张溥所撰《灵泉县瑞应院祈雨记》有载:“府之邑灵泉,而邑之镇日洛带”;北宋元丰年间(-年)编发的全国性地理志书《元丰九域志》(卷七)明确记载成都府灵泉县辖:“一十五乡,洛带、王店、小东阳三镇”。明洪武六年(年),洛带隶属简阳县。明末清初时期,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来自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根。

洛带古镇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老街尤以“四馆一园”(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和客家公园)、燃灯古寺为著。其中,年5月25日,洛带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带会馆体现了移民文化的丰富、演绎了古典建筑的多彩。

年,洛带古镇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10月,洛带古镇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龙溪古镇

*龙溪古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地处双流区东南部。据《三国志蜀书》载,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权之际,有*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预示天降祥瑞,真龙下凡。*龙溪由此得名。*龙溪古镇,汉属隆州籍县。清末,属华阳县*龙、永安、顺河3乡和仁寿县佛洞、嘉禾2乡。

古镇中的古街坊,已有两千一百年的历史变迁,依旧保留完整,现有明清时代街坊七条,街面全由石板铺成,两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宽度3.44米。*龙溪镇内有三座完好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都位于*龙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庙,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景观,镇外还有2座大寺庙,建筑宏伟。古镇内的古建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现有明清民居76套,一楼一底,傍水而筑,临江“吊脚楼”体现了古蜀民居“干栏”文化特色。*龙溪镇境内的陈家水碾,起于清朝嘉庆年,以一溪之水碾一村谷物,担谷物用时少顷。闸起而作,闸谢而落,水流稀薄而力不可估也。从鹿溪河口沿锦江上游二千米是陈家小岛,小岛现存川西保留的一座不冲古磨水碾-“陈家水碾”,碾桥之畔有筒车8辆,灌田余亩。陈家水碾是上起成都、下至乐山最有名的水碾,其兴旺史截至于20世纪70年代。现今,陈家水碾已经形成一个水碾岛,是“*龙五岛”之一。等等。年,*龙溪镇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村镇”名单。

3、街子古镇

街子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地处崇州市西北部。街子镇,唐设横渠镇,属青城县。后蜀广*十二年(年),设征税院。后蜀广*十六年(年),改为永康县,属蜀州。元至元十二年(年),并入崇庆州,改为四界镇。明万历四十二年(年)因兵戈扰攘,原本繁华的永康,萧条至仅存沿味江河而建的“河街子”一条小街,就此设场,取名街子场。街子镇因此得名。街子系小街之意。

街子镇古老广场上古建筑字库,建于清咸丰二年(年)中秋吉旦。字库红砂石塔基呈正六方形,外有护栏,护栏柱及栏板有精美浮雕。上书“字库”两个大字。字库旁边是唐求展馆(即唐公祠),原在玉龙桥东岸桥头,因年久失修遭毁。年由乡*府牵头新建了仿古祠。广场中央有四棵千年银杏,间距均匀,径初3.2尺,枝叶茂盛挺拔,甚为壮观。相传为唐求亲手所栽。广场东南角是淡灰色,仿古牌坊,三个门洞中间高两侧低,最高约8米,全宽7米,一字形排列,牌坊上匾两面皆书“青城街子”。

街子镇的江城街,此街经三个古街口及戏台广场直至廊桥(上场口),再往前可到御龙桥东,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朱红色的穿斗圆木结构,木柱木门板、花格木窗全部油漆一新。米长街全铺整齐的青石板路,本街经营古玩、雕刻、玉器等小店。街子镇类似的古街还有五六条。

街子御龙桥,是一座横跨味江的钢索桥。原建于清乾隆初年。此桥屡见屡毁。清嘉庆二十三年(年)秋再建,当时崇庆州州牧李延壁题名为“御龙桥”。因年久失修,铁索负载过重断裂,后街子乡*府重建新桥,增建了高耸的桥亭。新桥重檐起翘,彩瓦朱梁,古朴壮观,四个石狮子立于四根粗大钢索前面。街子御龙桥头的唐公祠是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的隐居之地。据史记载,诗人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后因看破红尘归隐桑梓。

4、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到公元前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多年历史了。北宋开宝三年(公元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民国29年(公元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年镇、乡分置,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

平乐自古便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在今天的平乐,依然可以看到历史的足迹-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古镇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鳞次栉比,古风蔚然。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古镇共有老街33条,七弯八拐,曲径通幽。

古镇里的平乐民俗风情院,又名天工应物馆,主要建筑是天工别院,又叫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主人原来是清朝河北定县州判王治统,他的后人后来迁居洪雅县,于乾隆四十五年(年)在洪雅城隍街57号修建了一座四进合院,西南交大乡土建筑研究所所长季富*教授称誉他是“洪雅瑰宝”。

平乐古镇除古镇区外,还有四大风景区支撑: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

5、三道堰古镇

三道堰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北部,成都市西北部。三道堰其得名因古望帝和丛帝在柏条河治水期间,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来。三道堰是成都平原上唯一有两河并流、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古蜀水乡之称,是历史上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

镇域内有堰桥、惠里情境商业街、导堰公园、水乡文化广场、“三道堰”休闲公园、乐水公园、“三道堰古镇”大牌坊、“水乡坊”、“滨河坊”等仿古牌坊和建于年的永定桥、中共郫县第一个支部成立所在地和郫县革命的发祥地――青塔寺、充满传奇和地域特色的古水陆码头、望江楼、闻水阁等特色景点,反映水乡图语的墙体画耐人寻味。并逐步恢复建于明朝的“五省会馆”(湖广馆、广东馆、福建馆、江西馆、陕西馆)、字库等特色景点。

6、西来古镇

西来镇,隶属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地处蒲江县西北部。西来镇,北朝西魏恭帝二年(年),设临溪县,属蒲原郡。隋开皇三年(年),撤郡县,属邛州。北宋熙宁五年(年),临溪县降镇。清康熙元年(年),改临溪场。清康熙三十四年(年),蒲江县县令李绅文到临溪场巡视,觉得临溪场的名字不止一个,容易混淆,便借用佛教教义中的典故,即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经从西取来之意,改为西来场。

西来镇,不仅完整地保存着大量明清时候的川西民居,还有12棵声名远播的千年古榕。古镇的核心景区是老街,这是一条近百年历史的老街,簸箕街、烟巷子、水巷子、花龙门子、亭子巷纵横交错,构成了米的长街和近米的小巷。老街中心院坝上矗立着清代建造的文峰塔,塔高约20米,3层,塔身下有个大的炉灶,用于烧写过的字,故名惜字宫。

7、悦来古镇

悦来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地处大邑县城西北部。悦来古镇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是大邑县城通往国家级风景区-西岭雪山、高山滑雪场、花水湾温泉度假区、道教发源地-鹤鸣山、道教早期传播地-雾中山的咽喉要道。悦来镇拥有悠久历史文化遗产。有古老的川王宫、独特的冷公馆和车耀先烈士故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年被列为“成都市十大古镇”之一。

8、唐昌古镇

唐昌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地处郫都区西北部。南朝宋孝建二年(年),设侨户县。唐仪风二年(年),设唐昌县,取唐代繁荣昌盛之意。长寿二年(年),更名周昌县。长寿二年(年),更名周昌县。神龙元年(年),更名唐昌县。五代梁乾化二年(年),更名归化县。后梁天福年间,更名彭州县。

古镇城区内院落分布广泛,保存完好,体现了以前川西居民的生活方式,尤以梁家大院为特色。大院体现了清末民初川西民居建筑的艺术风格。建筑在整体上呈对称格局,颇具宫廷模式,其龙门的砖雕、堆塑、木雕、雀替、撑拱等工艺在川西民居中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唐昌镇在民国时期即有四、五十座公馆。民国时期的唐昌公馆建筑既吸收了清代建筑的精华,又明显受欧式建筑的影响。形成了唐昌建筑历史上一道秀丽而独特的风景线。唐昌的公馆较完整的现存于大椿巷、文昌宫巷、青年巷以及崇槐里巷等地。唐昌西正街的翰林院,保存较完整,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崇宁人翰林学士罗锦文的住宅。民国初年尚存两千多平方米,分三进院落和一个后花园。翰林院是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精美,结构严谨。

9、元通古镇

元通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地处崇州市西北部。元通镇,东汉,已有邑聚。晋永和三年(年),设水渠乡,属晋原县。萧齐时,相继更名水渠乡、兴渠乡、集贤乡。南宋理宗时期,更名涌泉乡、济兴乡。明正统元年(年),设圆通场。民国二十九年(年),改为元通镇。

元通镇的王国英故居,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道光重修。元通镇的天主堂,建于光绪二十九年(年)的天主堂十分完整,坐落在麒麟街北侧,除大门为哥特式,顶竖十字架外,其它全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形制。古镇里的罗氏故居,建于清代中期,在*氏正院之右。*氏宗祠,在麒麟街南侧。为元通大姓*家之祖宗祠堂。建于民国三年(年)。古镇中的永利桥和汇江桥,分别建于明代和清光绪二年(年)之前。年1月,元通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0、新场古镇

新场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大邑西部最早的建制镇。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始称清源。直至宋明时为思安乡地。场镇兴旺于明朝嘉靖年间,始称扇子场(又称半边街)。清乾隆起为西义乡地。后由于战乱,场镇凋敝,直至清朝康熙公元-年后,以原有清源市零货摊、歇客店为基础,兴置市场,街道店铺逐步建成;再加上外省客商和迁移的同乡户,集资修建湖广馆、广东馆、陕西馆、江西馆等会馆;相继基督教传教士,也来此修建天主堂和福音堂;寺庙建筑有壁山寺、财神庙、张爷庙、玉皇庙、马王庙。即此便构成一条正街和河坝场等七条街巷的完整集镇。数百年来,新场镇就是客商云集、商贸兴旺的场镇,是大邑县的一个重要集镇。

11、五凤溪古镇

五凤溪古镇,官方名字为五凤镇,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畔,属成都市金堂县,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坡坡街串着半边街,清代民居丰富而独具特色,关圣宫南华宫气度恢弘而和谐。汉唐时已为沱江上游重要水码头,有渣湖渡、鸣阳渡、金牛渡、罗坝渡四个渡口。宋置柏茂镇,清康熙时官设为场。后时世数变,此镇独偏安于山水间,安享宁静与闲适。五凤古镇有着多种移民文化。江西会馆就是江西客家人的后裔聚集之地,还保留“老表”的称呼。镇古遗址有关圣宫、王爷庙、火圣庙、南华宫和距镇1.5公里的炳灵店。炳灵店原名炳灵占,三国时期,刘备征战吴国途经炳灵,准备在此修墓,而孔明不同意,就修了一个店铺,占了刘备的墓而得名。关圣宫、南华宫被列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安仁古镇

安仁古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安仁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年)就建安仁县(早于大邑建县50多年),隶属于剑南道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当时的县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镇,因古为“安仁”县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年),安仁县建置撤销,其区域划归大邑县。安仁镇是国家级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成都市十四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

古镇街道古色古香,两岸街房青砖青瓦,砖木结构,木板铺面,呈现了昔日庄园老街建筑中式特点,其间巍巍刘氏公馆,华屋数百间,高大宽敞,保存至今十分完善。仁和正街场口,有抗日将领刘湘的故居,目睹巍峨府邸,高楼大屋,青砖粉墙长廊,黑漆大门,在客厅内窗明几净,花砖铺地。出镇二里许,有两处相对的两座高大建筑群,这是刘家的老公馆和新公馆,整个建筑群占地七万余平方米,房屋间,始建于清代末年,民国末年完成,系中西合璧,富丽堂皇的庄园民居建筑群,全国罕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有哪些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