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叫卖声消失了
老码头的船只消失了
回望金堂老城镇的身影
寻找昔日的人文精神
金堂中码头
图片来源于金堂县档案馆风起云涌,斗转星移
时光沉淀出
金堂中码头的从容芳华
今昔交织,浸润无数
拼搏的汗水
1
码头故事
拉不完的赵家渡,填不满的成都府
旧时赵家渡航拍照片
历史上赵家渡依靠它发达的水运,跻身于四川四大名镇,俗语"填不满的成都府、拉不完的赵家渡"形容着当时的繁华。
据民国三十一年统计,行驶在赵家渡至重庆的船只,10吨以下的有余只,10吨至30吨的有余只,30吨以上的有只。
那时候金堂各市镇,唯有赵家渡为水陆交接区,上可以达省城,下可以由泸州达上海,商贾云集,一派繁荣。
年老城航拍
如今同一角度的赵镇高楼耸立,车来人往,同样一派繁华的景象,更是让人不禁想去探寻她过去的足迹。
2
码头故事
时光珍藏的码头生活
提及码头生活,70多岁的王大爷是土生土长的老金堂人,在临近中码头的河坝街居住几十年,记忆尤为深刻。
王大爷告诉我们:“我记得那个时候,韩滩桥到平安桥,岸边停满了木船,船只非常的多,人来人往都是做生意的,那一片都十分闹热。”
在上世纪50~60年代,上、下码头已基本无船只靠泊。赵家渡水运鼎盛时期,船只从上码头沿中河停泊到公园渚头,又绕过公园“鱼嘴”停到北河码头。
由竹筏市前行过了水市巷即到龙王庙和王爷庙台台,此处便是中码头。
多年前,赵镇还在中码头水域举办了多次端午节龙舟竞渡和抢鸭子的纪念屈原的盛大活动,两岸挤满了来自四里八乡的乡亲们,热闹非凡。
年集体化后这里便成立了金堂县木船运输合作社,就设在了码头上一处临河的房子里。王爷庙台台和旁边的空地就是货场。
当时所有用于货物运输的木船和人员全都进了合作社。木船除了运货,还可载客到淮口,客人上船就在货物上随意坐下。
“我记得我坐过一次从五凤到赵镇的船,当时是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纤绳人工拉动,用了一天时间才到达。”王大爷满怀感慨地说道。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的普及,铁路的纵横,中码头的功能逐渐消失,在金堂这个地方再也看不见帆樯舟影,也听不到船工号子声了。
如今仍有一只小客船停在中码头岸边,花几块钱即可到对岸,只可惜不再是原来的码头(渡口)和船渡的人,也不再是中河两岸的人,而是怀揣好奇,不赶时间,只想感受一下坐船滋味的游人。
3
码头故事
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
现在的中码头岸边
当然,除了繁荣的船只生意,更少不了有趣闹热的市井生活。
王大爷说:“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楼房,中码头现在靠岸边的商家都是石头台阶和空坝子。”
从中码头开始就形成了两边民居的完整街道,临河一侧的房舍后半部大都位于河边岸坡,建房时用木柱撑住楼面形成吊脚楼,这就是河坝街。
当时的河坝街又称为半边街,街道很窄但却极其闹热。从梅林公园到现在的河坝街沿着一路都是客栈和船棚子,来自各地的生意人都有。
河坝街临河第一户人家姓蒋,开了家饭馆,店主兼大厨就是后来享誉赵镇的名厨师蒋兴发。该店由于地处码头泊船处又是烟市街与河坝街交汇处,曾经生意十分红火。
王大爷说记忆中蒋、罗、陈几家占据“商业巨头”,是大家心中的“大户人家”。岸边摆摊卖小吃的商家也有,何抄手、薛素面、*凉粉儿、周锅盔等都是金堂那个时代记忆深刻的美食。
而现在的砂罐窑,当年也确有一座小型土窑,专门烧制砂罐瓦盆之类的低温陶器。隔壁的水市巷挤满了从河里担水卖的商家,也因此而得名。那一带堪称为金堂的“闹市”。
来往的叫卖声、船只的来来去去,都是那时候生活最淳朴的影像,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刻。
如今,从平安桥头沿中河直至韩滩桥头,修整了河堤,临河加设了护栏,过去的杂树野草,变成了美观整齐的绿化带,除了增植乔木外,在保留原有的大叶榕基础上还移植了一些大型大叶榕树来与原本在此的老大叶榕树作伴。
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竹筏市杂乱的老房子改建为整洁的新居民小区。并且统一命名为南滨路。
追寻历史足迹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
往日辉煌的中码头
承载的历史文化已渐渐远去
但它沉淀下来的码头文化
却在老街刻下了印痕
进而铸就了金堂人
坚韧、豪爽、乐观的文化性格
(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美丽棕榈湖)#留言互动#
你对中码头的印象是什么?
文章编辑
尹尹
文章来源
《金堂零距离》采编部
—往期回顾—
金堂推出套限价商品住房!
.3.13
你好,金堂韩滩液酒厂!
.3.10
金堂1亩的樱花林震撼绽放!
.3.9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