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兴镇地处金堂县东南部,东和中江县冯店镇接壤,南邻金堂县又新镇,西依金堂县竹篙镇,北连金堂县转龙镇。全镇境内多高丘,属于丘陵向山区过渡地段,土地主要集中在丘陵之间狭窄的谷地中。沱江支流环溪河环绕全镇,是通向金堂、中江、简阳等地的重要水道。广兴镇得名于广严寺,当是由寺庙周围的集市发展而来。镇上居民多是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时期迁入,祖籍来自各方,尤其是湖南籍最多,以致于在广兴镇居民的日常用语中保留着浓郁的宝庆话痕迹。镇上移民原来各建会馆,如广东会馆南华宫、福建会馆天上宫、湖广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万寿宫,现在全已不存。在光绪八年,镇上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五省的移民后代又集资修建“南五省会馆——太乙宫”,反映了清代移民社会融合的趋势。
广兴场的“首庙”:太乙宫(陈伟平摄)
广兴镇湖广刘氏祠/陈伟平摄
在众多的宫庙中,位于场镇附近的刁氏宗祠是保存完好且颇有研究价值的一座。刁氏家族祖籍广东嘉应州长乐县水南村(今在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境内)。始祖刁荣桂,于乾隆七年正月初九日从广东出发,历经曲折,抵达该地。刁氏家族自刁荣桂之后,分为三房人,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兴镇境内的客家巨族。而保存完好的刁氏宗祠正好成为其家族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
刁氏宗祠靠山面水,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由中轴的祭祀场所和两边的生活场所(厢房)组成。中轴的祭祀场所分为上、中、下三厅。下厅面阔五间,正中为祠堂正门,装饰朴素。中厅面阔三间,无门窗,呈敞厅形式。两壁镶嵌有八块青石碑记,系光绪八年建立祠堂时竖立的募捐碑记和公议祠规。中厅后系一陡坡,全石包砌为数层保坎和阶梯,直通其上的上厅。上厅面阔三间,两边各有两间伸出来的耳房,整个建筑呈凹字形结构。上厅全系木构,斗拱飞檐俱全,原屋顶有灰塑,现已不存。梁柱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和戏曲人物,内设有雕花神龛一座,系创祠时原物,上供刁荣桂等神主。在神龛右边屋脚设有坛神。除开中轴的祭祀场所,祠堂两侧各修有四个天井式厢房,平时由族人居住,现多已年久失修,有两三个天井已经因坍塌而被毁弃。
刁氏宗祠的正殿/陈伟平摄
从刁氏宗祠上厅俯视中厅/陈伟平摄
统观整个刁氏宗祠,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特征:1、刁氏宗祠保留了非常原始的广东客家特色。从建筑形制上看,祠堂布局和广东梅州传统的围龙屋建筑有类似之处,都是以祭祀空间为中轴,向两边衍生出层层叠叠的生活空间。同时,在上厅之后,明显的斜坡被用于祠堂的外化胎,以刁荣桂为首的刁氏先祖都安葬其上,体现了对广东风俗的完全继承。在川内类似的情况很多,在成都东山胡家坡钟氏老宅和宜宾县观音镇沙沟朱家沱陈氏宅后,都专门修筑有斜坡,称之为外花胎,和广东一样都是安葬祖先的场所。在宜宾县高场镇的曾氏老宅,其后也专门在正厅之后修建了名为“花胎”的风水空间。
入川始祖刁荣桂墓/陈伟平摄
2、刁氏宗祠特别强调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刁氏宗祠依山而建,其上厅并没有和中、下厅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而是顺势修建于山坡之上。为了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刁氏族人并没有对原有山体进行改动,而是将就山体,包砌成保坎和石梯。而原来祠堂外的溪沟,被刁氏族人筑陂,改建成了集引用、洗涤、灌溉、防火为一体的三眼井,不但有效利用水资源,也为整体祠堂环境弥补了没有“风水塘”的缺憾。
刁氏宗祠外的三眼井/陈伟平摄
3、刁氏宗祠的功能充分反映了四川客家生活习俗的有机演化。在广东地区,作为祭祀的祠堂和生活区中的祭祀场所(祖堂)是相对分离的。而祠堂作为祖先生活的空间,是和活人的生活空间不能完全相容(当然也不是都如此,如梅县丙村的仁厚温公祠,就是祠、屋合一的建筑模式)。但到了四川,祠屋合一的形式在客家群体中得到广泛流行。这和客家的经济条件和联宗活动息息相关。由于大多数客家生活在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宗族发育迟缓。多数农村的客家宗族在入川初期往往选择通过联宗形式,在省、府、州、县建立合族祠的模式,建立功能单纯的祠堂建筑。(正好和一般认为宗族的建设是定居社会确立的表现相反,在湖广填四川初期,客家移民的联宗组织非常活跃,成为和会馆并行的移民社会象征。大型联宗组织的建立为移民落业提供了便利。故而在四川,出现了联宗组织往往先于单个宗族组织出现的情况。)而在乡村中,则以改建或扩大原有的祖屋为祠堂(刁氏宗祠就是由刁荣桂的老屋改建而来。祠记云:“即于宅后公余之地鸠工庀材。”祠规云:“同族共居屋宇皆祖宗费心建造。”金堂县福兴镇的广东李氏宗祠也是由老宅改建而来,民间俗称为“李氏酱园”。此外,三台石安蓝氏宗祠、简阳华氏宗祠、中江永太蓝氏宗祠、宜宾宗场杨家湾陈家祠等,也是由祖先开基的老屋改建而来。这样的情况在川中各客家宗族中广泛存在)。这种由生活建筑改建而来的祠堂,本身就不可能完全将生活区相剥离,于是形成了四川地区祠屋合一的流行模式。
刁氏宗祠正厅神龛/陈伟平摄
广兴刁氏宗祠不仅为四川客家民居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也为四川客家文化的本土化历程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的窗口。我们希望后来者能够继续深入,扩大视野,结合广兴场的地域与移民发展史,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