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3日,首条串联起大运会主场馆,沿东西城市轴线开行的快速公交K6线正式开行。开行首日,公交车厢内便挤满前来体验的沿线居民。
家住上东阳光的李先生,自了解到快速公交开行的消息后,忍不住第一时间上车试乘。他表示,以前从上东阳光到一环路上班,需要公交转地铁,时间最少都在1个小时,现在K6开行后,不到20分钟就到双桥子立交,非常方便。
开行快速公交K6线,仅仅是年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为方便群众出行,实施的其中一项举措。为进一步为成都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年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在推行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二网融合”,推动铁路公交化,调整老年卡办理政策,开行定制客运线路等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
提高通勤效率
三网融合,提升市民通勤效率
对于大部分市民而言,提升通勤效率,建立一个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通勤体系至关重要。
据成都市公交集团数据显示,成都单条快速公交高峰时段单向客运能力超2.5万人次/小时,客运量与轻轨相当。“快速公交可以快速解决出行高峰远距离、较大客流出行需求。”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快速公交线路及轨道交通的相互转换,可实现中心城区内各主要片区之间方便快捷可达。
目前,成都已经开行快速公交线路12条,日均载客量达45万人次。“环+放射”的快速公交网络,总里程达到公里。有效接驳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实现中心城区基本全覆盖。
过去的一年,为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及水平,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我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贡献”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成都市公共交通网络。除快速公交开行外,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二网融合”对于提升通勤效率同样重要。
“根据线路客流出行规律,调整55路、90路、路等21条与迎晖路、衣冠庙等地铁站点接驳的公交线路运营时间,实现地铁首末班车时间与接驳公交运行时间相匹配,极大方便市民出行。”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处相关负责人说,双方还全面梳理所辖区域内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情况,结合持续开展的客流情况调查,在部分地铁站点推出14条早高峰“高频率车”,进一步方便市民实现公交、地铁“无缝衔接”,降低市民出行强度和通勤时间。
此外,推动轨道、公交、摆渡公交三网融合,让轨道、公交运力匹配、时刻协同,先后完成公交站与地铁站名匹配更名座,主城区内实现短线接驳德阳、什邡等远郊摆渡公交线路达70余条。
推动铁路公交化
“轨道上的都市圈”雏形初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家住都江堰,上班在高新区;家住德阳,上班在成都等情况已不是新鲜事。为方便这一类居民的通勤,铁路公交化不仅民心所盼,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年,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在原成都平原城市群“1环7射”铁路公交化线网布局基础上,将成渝中线高铁、成都外环铁路、宝成铁路(成都经青白江至金堂)等纳入公交化线网规划,提升公交化线网覆盖水平,服务更多出行群众,丰富大众出行方式,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为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买不到票、坐不上车”的问题,年,成灌成彭高铁实现天府通卡、码通乘,乘客无需提前购票取票,也无需凭借身份证进站候车检票,可凭借天府通卡刷卡或天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