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新年伊始,成都印发《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重大基础设施提能、重大公共服务倍增三大行动。成都年将具体实施哪些重点项目?已经出炉的《成都市年重点项目计划》给出了答案。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成都市年重点项目计划》共编列市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个、重大基础设施个、重大公共服务个。
围绕4大类13个方面
大力实施三大行动
围绕贯彻落实好中央部署,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强成渝极核、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成都日前印发《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围绕招引储备、落地开工、加快建设、竣工投产四大环节,谋划提出4大类13个方面重点任务,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重大基础设施提能、重大公共服务倍增三大行动。
昨日,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年重点项目计划编制,突出重大项目服务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形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将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作用、重大公共服务对美好生活的保障作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和质量优化,不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重大产业项目个
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促建
聚焦建圈强链、做强实体,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锚定产业建圈强链总体目标,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新经济产业优势细分领域,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促建。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编列成都市金堂县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成都龙泉驿区中航锂电项目(一期)等个项目。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编列成都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项目、成都天府国际动漫城项目等个项目。
在现代农业领域,编列天府农博园、天府现代种业园等38个项目。
在新经济产业领域,编列高新区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电子城AI创新研发基地等42个项目。
实施重大基础设施个
加快补齐新型基础设施短板
聚焦规划引领、功能集成,发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城市战略功能的提升作用。围绕增强成渝极核和全省主干功能,加快补齐交通、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和信息、融合、创新等新型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行动方案从概念转变为具体项目。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编列成渝中线高铁、成德成资市域铁路等55个项目。
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编列金牛区国宾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简州新城起步区骨干路网工程等53个项目。
在水利及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编列绕城高速天然气高压输储气管道、成都市久隆水库工程等16个项目。
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编列智能网联四川试验基地、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17个项目。
实施重大公共服务个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聚焦共建共享、可感可及,发挥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对美好宜居幸福生活的保障作用。聚焦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以重大公共服务项目为牵引,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强化设施建设、场景营造、服务配套,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在应急安全方面,编列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新津区中央储备粮建仓项目等8个项目。
在医疗卫生方面,编列天府国际机场健康服务中心、成都市公卫中心三期等52个项目。
在教育文体方面,编列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四川大学博物馆群、兴城国际足球体育公园等67个项目。
在城市有机更新方面,编列百个公园示范工程(二期)、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城市更新等51个项目。
在生态环保方面,编列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锦江水生态治理工程、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等38个项目。
解读
年重点项目有什么变化?
项目结构更优质量更高
每一年的重点项目计划,都备受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