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城市文化地标、15分钟公共服务圈、大批公共文化新空间出现……公共图书馆实现一卡通、“文化天府云”APP、公共文化服务超市……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
年9月17日,成都市金牛区,夕阳下的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个监测城市中,成都市以83.72的高分位居年度全国公共服务满意度第一位。(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成都第一!)
其中,成都市在医疗服务、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得分全国第一。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小鹿
成都市在创新推动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做了哪些工作?今(18)日,成都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近年,成都紧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短板,对标对表上海、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围绕推动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用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天府文化,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积极贡献文旅公共服务力量,可谓亮点多多,特色鲜明。
硬件设施持续上新
成都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13个城市文化地标建设密集启动
城市阅读美空间、一楼文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批量呈现
首先,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新声剧场、金牛区图书馆等大型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天府美术馆、当代艺术馆、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市文化馆新馆、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群、张大千艺术博物馆、金融城文化中心、金沙演艺综合体等13个地标文化设施的正在建设中。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随着众多大型地标性文化设施的投入运行大幅跃升。而“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设施布点也更加合理。
其次,高品质公共文化新空间批量呈现。推动现有基层文化设施“亲民化”改造升级,成都市每年新打造4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并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目标,从空间布局、氛围营造、服务提升等方面着力,让基层服务中心成为居民“乐聚”之地。
年8月19日,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华灯初上,夜幕中的成都城市音乐厅
比如,联合品牌书店,采用图书馆+实体书店模式,打造了36个“城市阅读美空间”,让“实体书店”变“借阅空间”。开展城市楼宇“一楼文化”建设,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将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开辟为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实现“服务延伸”。
成都市22个文化馆全部申报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目前已通过四川省文旅厅现场评估。市文化馆新馆建筑总面积达.45平方米,郫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蒲江县等7个区(市)县文化馆已全部启用了新的馆舍,高新区、简阳市、邛崃市的新馆正在全面建设。
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文化实施、公共标志物和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文化交流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便民举措丰富多样
公共图书馆联盟,统一借阅平台和读者数据库,实现通借通还
“文化天府云”APP,公共文化服务超市,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然而,一座城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好与坏,不能只看投入多少资金、建成多少文化场馆、启动多少文化工程项目,还要看它最终与市民生活的贴近度和对繁荣文化空间的支持度。因为,只有公民真实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城市生活才能真正活跃,社区生活才有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获得生命力。
据悉,成都市的各大文化馆以市民文化艺术学校为主要模式举办各类培训,年举办各类培训多个,培训10万人次。
此外,成都图书馆作为中心馆与区(市)县馆共同组成公共图书馆联盟,成都市统一借阅平台,统一构建读者数据库,实现数字资源全域共建共享,市、县、乡、村四级通借通还,图书定期流转,并在人流密集的商场、超市、文化场所等积极打造24小时无人管理的图书分馆。区(市)县馆因地制宜实施总分馆制,构筑成了“一卡借阅、就近还书,一馆藏书、各馆共享”“一盘棋”统筹发展的格局。同时,积极依托社会文化艺术机构打造书院、国学馆、川剧馆、乡愁馆等特色文化馆艺术分馆。上下联动、共建共享、资源下沉的运行模式日趋成熟。
年5月27日成都市,澄园书画艺术博物馆
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成都市公共文化基于“文化天府云”线上线下服务内容不断融合,目前平台已涵盖课程报名、活动抢票、场地预约、街头艺人、慕课教学、直播教室、文化志愿者、大家美术馆等23项最受市民群众喜爱的服务功能,将民生需求通过“一键报名”“一键抢票”“一键预约”轻松实现。“文化天府云”APP下载量突破万次,点击量超过万次。服务内容网上定制、文化活动网上预约、服务场地网上预定、服务效能网上评估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记者还了解到,成都市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公共文化服务超市,年举办的第三届文旅公共服务超市,采取“现场+线上”形式,打造常态化的文旅公共服务产品对接平台。在为期3天的线下活动中,来自四川、重庆、北京、上海、广东、湖南、西藏等省(市、区)的家参展商携带个项目齐聚蓉城,签约意向项目个,签约意向金额达.83万元。
同时,成都的基层阵地社会化运行管理活跃发展,涌现出了和美社区、沙河街道、二仙桥街道、中和街道等一批鲜活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行试点案例,探索出了“基层文化管家”“市场+公益”“资源换服务”等多项试点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专业机构社会化运行管理工作、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牌活动影响不断提升
去年线上服务项目4万余件,万余人参加
线下文化活动9万余场,万余人参加
据悉,疫情期间,成都市利用数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服务项目,年线上服务项目4万余件,线上参与人数达万余人次。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品牌化建设,做强“一县一品牌,一镇一亮点,一村(社区)一特色”,年成都市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等线下文化活动9万余场,线下参与人数达万余人次。
关于城市文旅品牌活动也在持续推进,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周、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金芙蓉音乐比赛、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等大型城市文化活动,积极培育街头艺术表演等本土音乐大奖大赛品牌,引进草莓音乐嘉年华、卧室音乐节等20余个市场音乐节会,在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城市文化影响力。
年7月22日,崇州道明镇,成都人熟悉的“网红小村”
为加强对成都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新发展指导,深入推进“崇州竹艺村”“蒲江明月村”“郫都战旗村”等“明星村”文旅融合发展。这些村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强化公共服务,聚合新生动能,用“艺术点亮乡村”“用设计改变家园”“用创意振兴产业”,已成为时尚前沿、高品质、高颜值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这些村的公共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景点;这些村的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
管理评估形成规范
文旅e管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大数据动态管理
定期评估定级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水平
去年,成都市出台了这座城市的首个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发布并实施《成都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明确了基层阵地服务条件、服务内容、服务频次、服务管理、服务监督与评价等9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指南和遵循。
此外,“文旅e管家”已实现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大数据动态监管,每季度分析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监测数据并进行成都市通报。深入大数据绩效评价应用,做到与评优评先、资金分配、目标考核、评估定级紧密挂钩,有效破解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动态监管难题,已成为推动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有力抓手。
通过定期评估定级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年开展了第四次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工作,共个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一级站,38个被评为二级站,24个被评为三级站。
年3月14日,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梨花读·乡村图书馆
同时,建立常态资金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公服资金发挥更大效益。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工作要求,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机制,确保了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专款专用、规范管理和使用效益。
最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发挥成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用,主动与其它城市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建,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数字平台互联互通、文化活动联手互动、人才队伍携手培训”,先后与重庆及省内各市州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成渝地巴蜀情”成渝地区文旅公共服务采购大会,“成渝地巴蜀情”音乐消夏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成都图书馆与四川省图书馆联合推出“同城融合服务系统”,实现了读者互认、通借通还和馆际业务协调等异构系统的互联融合,实现了环成都经济圈公共图书馆同城化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