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京、上海一样拥有双机场,成都已经在这几年里成为了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会城市。GDP总量已经从全国第十进步到了年的全国第七,去年1.9万亿的成绩不仅和苏州、重庆这样的2万亿城市相差无几,还把杭州、武汉、南京这样的中东部省会城市甩在了后面。
年在央视的一次中,主持人问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为什么会选择成都作为新的产业园区的时候,作风干脆的董小姐回答道:成都有市场,而且资源够好。
成都太古里茶馆
酒吧数量全国第一,独立咖啡馆的数量也是全国第二。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成都茶馆文化迥异于北上广深的快节奏,成为了中国城市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过去十年里成都对人口的吸引力已经不亚于北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截止年,成都以万人口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又以24.5万的人口净增长位列全国第一,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互联网之都杭州。以至于近年来,有媒体开始讨论成都成为中国第五大城市的可能。
主打休闲的成都,是否发展出来属于自己特色的城市消费形态?成都的基础产业又有何特点?而四川集全省之力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未来是否有望成为中国第五城?
猛增的咖啡馆和爆满的小酒吧
火锅,麻将,泡吧,是不少成都年轻人休闲文化的标配,相比以前的茶馆、听戏摆龙门阵。新一代消费方式将成都变成了一座年轻有活力的消费型城市。自从年以来,国内中东部地区的一二线大城市几乎已经挨个经历了大规模封控,而成都的餐饮、零售业恰好躲过了这场风波。在近年来发展最具成都特色的休闲产业就是新兴的咖啡馆和小酒吧了。
年美团线上成都咖啡订单量同比增长%,除了上广北深四个一线城市,咖啡订单最高的也是成都。咖啡门店数上,年的成都同比增长8.2%,年增长达18.2%。根据年第一财经《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显示,独立咖啡馆在上海的占比是57.01%,在成都的占比达到81.07%。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成都独立咖啡馆的开店速度超过连锁品牌咖啡馆,更显示了连锁咖啡馆在成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成都的咖啡消费潜力可以追溯历史悠久的茶馆文化,加之近两年老旧小区的改造,许多咖啡街道和创意园区兴起,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日照少的成都平原让成都养成了向阳的习惯。于是,晒太阳,喝咖啡和喝茶一样成为了不少成都人休闲的新标配。
相比上海的简约高端的风格,成都的咖啡馆在空间和口味上可能更具创意。特别是在咖啡的花样上甚至可以结合小米辣、二荆条、花椒、藤椒等做出本地特色口味。
在另一个具有成都特色的休闲消费业态上,小酒吧数量和消费群体可能已经是一线城市的规模。根据餐宝典发布的《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成都“小酒馆”数量全国第一,也是总量唯一超过家的城市,比第二名的北京还出了多家。
成都春熙路商业街
在小酒馆和咖啡馆的背后则是各种复合消费业态的繁荣。咖啡馆带上家具店、书店,再到自习室、香氛店、理发店等,酒吧往往又和音乐娱乐产业捆绑,餐饮延伸到了许多行业,这都让成都休闲文化拥有了一个相当成规模的产业链。
光伏、芯片,没有放慢的经济脚步
休闲、慢生活,似乎成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标签,但如果去天府新区看一下,就会发现那又一个新的成都。有数据显示,这两年天府新城的成都人的加班时长已经直逼北京。而成都经济的崛起除了休闲消费之外,更有制造业奠定的坚实基础。
成都天府大道
在四川省,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白酒企业长期占据上市公司市值的前两位。而成都本地市值最大的企业一度是主营饲料的新希望,以至于有人吐槽成都的重点产业是农业。但就在这几年里,一家光伏的企业迅速崛起,也凸显了成都新兴产业的变化。那就是在年市值突破亿的光伏企业---通威股份。
在双碳*策的背景下,以通威太阳能等企业为代表的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在成都已经初露峥嵘。现在的通威在成都光伏产业中还发挥了“链主”企业的作用,以双流和金堂为核心承载,集聚通威太阳能等20余家重点企业,而成都光伏产业规模已近亿元,
说起成都的新兴产业,芯片又是一个绕不过的重点。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7亿元,成为了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英特尔和拒绝英特尔收购的格芯,曾经在成都落户。德州仪器、富士康、戴尔等头部芯片公司都在这里设厂。成都一度被称为“中国IC第四城”,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2年,为了引进英特尔在成都建厂,四川提供了财税、土地等*策优惠。而在5年芯片工厂一期投产后,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都在成都进行封装测试。此后的成都和一些国际大厂分分合合,芯片制造业的种子却在这里深根发芽。
成都依托雄厚的基础和相关产业,其集成电路产业有了体系化,涵盖全链条的特点。在产业链上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上海的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成都高新区的芯片企业拥有设计、制作、封测、材料等企业,完整覆盖了芯片制造的各个环节。
近年来成都开始加强对国有芯片企业的扶持力度。年以后,华为、京东方,奕斯伟等颇有潜力的一家国产半导体企业也开始落户成都。截止年,成都本地已有近0家芯片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8。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一。
成都“榨干”四川发展?
集中了一半以上的高校、医疗资源,以及大量的科研单位。有自媒体质疑成都崛起的代价是靠整个四川。看一下年的数据,成都的GDP占到全四川的36.99%,在全国省会城市里名列第四,这个排名看似不高,但对比前三名长春、银川、西宁的经济体量就能发现,成都集中的四川省的体量还是巨大的,也就是所谓的“强省会”战略。
除了经济之外,成都对周边城市最大的影响显然是人口。在年的统计里,四川各地市州中,除了绵阳、宜宾、甘孜、凉山和毗邻重庆的广安10年间人口有一定增长,其他城市人口无一例外地出现下降。其中南充、巴中等城市人口的二十年来降幅都超过了10%以上。人口向成都流动,已经是21世纪以来的四川地域发展的一种趋势。
成都城区面积的扩张速度也非常惊人。年5月,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12月,郫县撤县设区并更名为郫都区。成都城区完成了有一次扩大。年以来,成都已经经历了十次以上的行*区划调整,成都市行*区域由原来的29.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平方公里。这个城区面积已在全国排进前十,但如果换一个维度观察,仅计算万亿城市的城区面积的话,那比成都更大的只有北京、杭州,和面积像一个省的重庆了。
由于四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西南地区打造一个中心城市显然符合国家东西部协同发展的规划。而相比东部的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建设2个甚至多个万亿城市,四川的发展集中于省会成都一点,或许是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捷径。
成都宽巷子
目前成都是四川省财*最大的财*收入来源。成都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6亿元,占到了年四川省财*收入亿元的61%,基本是成都GDP总量在全省占比的2倍。由于四川省内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成都的财*收入还能起到支撑省*府协同其他城市发展的作用。
最后,超级都市带动周边已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人口和资本朝大城市、都市圈聚集是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四川省*/治、经济、文化等中心,成都起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确实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发展。
进入年,新冠疫情、贸易冲突后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存在不确定性,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效发展,那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而成都正好符合这个要求。经济环境不错,不仅可以辐射整个四川还能和重庆、贵州联动。要知道四川加上重庆的辐射人口达到了一个亿以上,能覆盖的人口规模基本和珠三角城市圈相当。
最后,在大城市中不算离谱的房价,成都的房租对年轻人也较为友好。生活悠闲,美女多,加上各种网红元素。这几年的成都成功地吸引到了大量的产业扎根。要说成为中国第五城或许言之过早,但对四川的年轻人来说,北上广深已经不比成都香很多了。
参考资料
1、独立咖啡馆数量全国第二,成都正在成为“下一个上海”?咖门
2、走过疫情,成都经济稳步向前,每日经济新闻
3、成都,新经济催生的“世界级”雄心!半岛城事绘
-END-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