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酒
是古代文人宽慰心灵的良药
是人们寄托情感的高雅形式
人们赋予酒太多情感和故事
让酒变得与众不同
在金堂有着这样一个
曾远近闻名、享誉省内外的淮口酒厂
陈年佳酿丨金淮大曲
近日,有粉丝展示了家里收藏的“老古董”,几个颇有年代感的酒瓶,和珍藏的多年“陈酿”。
这是
记忆中最美味的酒
据了解,这是她父亲杨大爷的珍藏,是淮口酒厂产的曲酒,别看它的包装瓶不怎么“高档”,可是在几十年前,可是比现在的沱牌大曲、泸州二曲还有名呢。
据杨大爷介绍,在他小的时候,生活艰苦,但是逢年过节,家里还是免不了要打点酒,看着父亲小口小口的抿,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连环画上的琼浆玉液,可眼馋了。他还记得第一次父亲用筷子沾酒喂他时的那种味道,辣,但是却有着浓浓的粮食香味,那种苦中作乐的滋味让他永生难忘,自此,淮口酒厂的酒就成了他心中最美味的酒。
后来,日子慢慢好了起来,八几年的时候,杨大爷成了家,当了父亲,淮口酒厂的金牌大曲也越来越有名气,在供销社供不应求。当年酒厂的职工都引以为豪,每天热气腾腾地烤酒,身上酒香扑鼻。
杨大爷说,金淮大曲是真真正正的粮食酒,从最初的一块两块卖到后面的五块六块,酒的品质倒是挺好,就是包装太过简陋,一直都是塑料瓶盖,酒要挥发,不方便久存。市面上的酒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什么沱牌大曲,泸州二曲、绵竹大曲等等,都是铝塑盖,酒放上几年都不得变味,价格还更便宜,大家的选择多了,金淮大曲买的人就少了,最后破产关闭。他一个朋友是开超市的,酒没卖掉,后面帮他清理库房,就留了下来,一直留到现在。虽然酒没法喝了,但是对杨大爷来说,这是他们那代人的记忆,千金难换。
淮口酒厂丨时代记忆
淮口酒厂位于金堂淮州新城中华路60号,为县商业局所属国营企业,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酒厂的起起落落,见证了时代经济的更迭,在历史的潮流中,逐渐被人遗忘……
(原中华路位于图中画红线处)
年,金堂县酒类专卖事业管理局投资始建,取名“淮口实验酒厂”。年6月,酒厂与淮口、赵家、五凤等5场镇的19户私营酿酒、制曲业组成“公私合营金堂县酒厂”,主产白酒和曲酒。
时值新中国建立初期,淮口酒厂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贯彻下应运而生,为淮口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酒类销售与生产一直都是国家管控的重要物资。因为传统的酿酒工艺,和粮食生产直接挂钩,在那个缺衣少吃,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金堂的酒厂也沉寂了许久。
金淮
大曲
年,酒厂正式更名为“四川省金堂县淮口酒厂”。在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酒厂也顺应时势,高速发展。年,新建曲房平方米,到了年,淮口酒厂生产的“金淮大曲”被评为县酒类生产第一名、成都市优质产品。
“
淮口酒厂顺应市场的需求,注重品质和研发。于年建立质检化验室,年更是购置了色谱数据处理机、光电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检测手段全面,配有专门的检验员4名。年,酒厂对酒糟发酵、窑泥等进行新配方改进,实现年产曲酒吨。生产“天国大曲”,在年的成都市酒类评比中,获市优金杯奖。年10月,参加天府博览会评比获省优银牌奖。
一时,淮口酒厂风头无两,生产的白酒人们争相购买。酒厂在周边的五凤等乡镇也相继开办了销售点,其产品销售收入万元,上交税金6.4万元。
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都慢慢好了起来,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乡镇小酒厂开始兴起,而淮口酒厂因为成本上升,价格居高不下,包装上不便于久存,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销量逐年减弱。再加上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企业开始逐年亏损,最终破产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