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白家阿宽独家冠名,申唐产业、翠宏食品协办的“产业创新·多元发展——首届中国辣味产业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洲际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产业大会吸引了多名来自辣味产业原料商、供应商、品牌商和互联网企业的专业人士从全国各地赴会,会场座无虚席,展位门庭若市,盛况空前。主办方与到场嘉宾、企业共同探讨辣味产业的现状与未来,风味的传承与创新;以期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自身的增长方向!为中国辣味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思维,指引辣味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沈志勇致辞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锦花致辞
本届大会还由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联盟、四川省川联川菜调料商会、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四川省餐饮文化促进会、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江西省调味品协会、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内蒙古食品商会、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广州市食品商会、南京食品工业协会、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
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联盟理事长
四川白家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朝晖致辞
辣味产业现状·趋势千亿级辣味市场,谁能分得下一块蛋糕
会上,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任伟维,联合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志峰发布了《中国辣味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辣味产业结构层次相对清晰,包括以火锅、川菜为主的餐饮企业,以及休闲食品、卤制品、调理食品、调味品等,其中辣味调味品销售额逐年递增,辣味调味品占所有调味品的30.88%,且在未来5~10年内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任伟维分享主题
全球吃辣人群超过25亿,辣椒全球交易额已超过亿元。不仅如此,辣味仍在对与新食品品类的融合进行探索,辣味饮料、辣味乳制品、辣味甜点的市场化充分说明辣味食品的可开拓空间十分广阔。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推进,辣味食品的推广、零售形式也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电商、微商等自有销售模式的扩展和各种新媒体的争相报道也把种类繁多的辣味食品的知名度推上了更高的台阶。
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雅士科技总经理赵志峰分享主题
诸多现象表明,辣味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必将在食品行业升级的新的市场浪潮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高峰论坛:辣味传承与创新
此外,在大会主会场上,申唐产业董事长唐僧、翠宏食品总经理钟书红作为受邀嘉宾,围绕企业如何助力辣味产业发展与供应链赋能品牌两大主题为到场的企业代表分享。
不少参会企业表示,这些嘉宾的分享,让他们在规划企业发展、需求合作时更加有方向和思路。食品企业不仅能了解辣味产业的前沿技术,在产品设计、创新方向、品牌赋能等方面也有了学习借鉴的榜样;供应链企业则能够寻求到更多的合作机会,拓宽销售渠道、升级设备和技术。
福烁,天猫食品生鲜产业带运营总监,《辣味产品消费数据分析》。
唐僧,申唐产业董事长,《供应链赋能品牌》。
钟书红,四川翠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制辣专家如何助力辣味产业发展》。
冯卫东,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人”,《用品牌战略提升辣味企业盈利能力》。
胡峤松,虎邦辣酱联合创始人,《创新缔造辣味产业的增长之路》。
罗巍,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竹篙镇*委书记,《中国菌乡竹篙新城——金堂食用菌产业园赋能食品产业创新升级》
赵欠,重庆德庄实业集团产品研发中心,《辣感创新分级助力调味升级-李氏辣度的研究与应用》
餐饮与辣味密不可分。众所周知,中式餐饮菜系林立,但目前川菜发展相对较成熟,在中式餐饮中,川菜份额占比12.4%,成为全国性的菜系;而其它菜系也或多或少的吸取川菜做法,加入了更多“辣”的应用。基于这种情况,大会同时设立圆桌论坛,邀请川菜大师彭子渝、烤匠创始人冷艳君、一把骨董事长佘仕祥、露露的下午茶创始人徐露4位嘉宾共同探讨新餐饮环境下辣味的传承与创新。
餐饮圆桌论坛:新餐饮环境下辣味的传承与创新
与此同时,位于平行论坛的经销商峰会上,分享嘉宾为到场的经销商代表详细解读跑马圈地时代,传统与现代经销商的增长密码。此次产业大会也为辣味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新思路,也创造了更多的、全新的合作机遇。
覃宪,成都蓉城易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蓉城易购创始人CEO,《战略转型赢时思变——从传统经销商到现代数字化经销商的转型路径》
梅明平,食品经销商赋能专家,《后疫情时代经销商盈利新路径》
创新,存乎于全产业链
年度创新品牌与辣潮新势力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