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各地不少产业园区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园的功能优势和开放引领作用,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陆续更名。据公开统计数据,四川省个省级及以上的产业园中有26个产业园经历了更名,为什么更名?更名趋势如何?更名后又有哪些变化?川报全媒体集群MORE大数据工作室“看名算卦”,从产业园的名称更迭中聊聊四川省产业园的前世今生。
一、成都产业园更名风气盛
26个更名产业园中,成都市的产业园占据半壁江山,达到16个。
年,成都市委市*府正式印发《优化调整后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名录》,为推动成都市功能区精准化定位、协同化发展、动态化布局,将成都市产业园划分为66个功能区。其中,年被批复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成都汽车产业功能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更名为“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
相比较以往产业园以“地域名+开发区”的命名方式,这次更名是以产业园的主导产业来命名的,如以旅游装备、机械等为主导产业的都江堰经济开发区,更名为“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以轨道交通、航空为主导产业的新都工业园区,更名为“成都轨道航空产业功能区”。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热门园区
达州经济开发区、绵竹经济开发区等7个产业园纷纷更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且新设的产业园区也基本命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
名字的变更意味着什么?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级别相同,最大的差异在于功能定位。
年,四川省*府办公厅印发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扩大了四川省级高新区的认定范围,为充实国家级高新区储备队伍提供了*策支持。四川省26个更名产业园区中,有5个产业园从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开发区”更名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如年四川省人民*府批复“江油工业园区”更名为“江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更名前后,产业园“进化”了没?
产业园更名并非一朝一夕,名字的更迭不仅是一个园区性质及功能定位的转变,也体现着园区紧随时代步伐,积极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启下一段征程。
位于成都蒲江县的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过去是成都市唯一的国家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设立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后经成都市优化调整后更名为“成都中德国际精工产业功能区”,改变过去“农副产品加工”的单一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精工产业、生态食品”,是成都市委、市*府重点建设的10个智能制造功能区之一,也是成都市全市重点打造的6个国别合作园之一。
成都-阿坝工业园区、金堂工业园区,过去是两个独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经成都市委市*府调整后合并,更名为成都环保应急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年实现主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50%。除此之外,优化调整后的成都产业功能区,不止是简单的更改名称,而是由表及里,进一步精准明确产业功能区的主导产业、战略功能,进一步科学划定空间范围。如此次66个产业功能区调整,有58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了整建制覆盖乡镇或街道。
策划:李伟、高敬
文案:*爱林、吕紫倩(实习)
数据:*爱林、吕紫倩(实习)
设计:何涛、符瑜(实习)
编辑:高敬校对:孙琪审核:赖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