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线时期,位于四川的成都曾经是三线军工企业的重地,在成都郊区也布局了很多不为人知的重量级军工企业。其中在成都金堂县就有一个三线时期规模很大的军工厂,代号为成都信箱,最初叫东方红机械厂。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工厂的代号和初名都会感到陌生。
国营东方红机械厂,位于成都金堂县三星镇龙泉山脉西麓的山坳里,工厂依沟而建,顺溪而上,考虑到了对地形充分合理的利用,注重了工厂“靠山,分散,隐蔽”的特点。工厂占地面积约45公顷,始建于年。当初筹建东方红机械厂时,最初选址在川南的自贡市,后来因为特殊原因选址在金堂县。
当初的东方红机械厂属于典型的高密级军工企业,主要生产“09”“”等军工产品为主,大部分产品与核反应堆相关及压力容器。所以在当时的对外通讯都使用代号信箱。曾经的东方红机械厂,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国防等事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曾经的东方红机械厂规模很大,生产与生活并举、并重,生产区曾经拥有7个分厂和众多的车间,生活区设施一应俱全。由于属高密级军工单位,人员进出都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许多三线企业为了生存,开始逐步转为生产民用产品。年,东方红机械厂也进行了工厂改制和转产,更名为四川锅炉厂。主要生产工业及电站锅炉等民用产品。
90年代,是四川锅炉厂发展的顶峰,也是那个年代最红火的企业。00年代后,四川锅炉厂逐渐地走向衰落,最终于年宣布破产。
年,破产的四川锅炉厂被收购,重新组建了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并于年整体搬迁至新厂址。位于山坳里的旧厂址,政府接管后正在努力打造成都最大的工业遗址文创项目。
曾经的东方红机械厂(四川锅炉厂)在很长时期内为金堂和成都地区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经是成都三线建设中的代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全过程的重要见证和缩影。
记忆中的四川:从内江搬迁至无锡的所